深圳宣布为广东近80%的金枪鱼建一座国家级新地标
10月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官方发布消息:经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日前正式印发实施。
深圳是广东远洋渔业发展的主力军。2021年远洋渔业产值6.5亿元,远洋捕捞量3.2万吨,分别占全省65.7%、53.2%。随着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深圳本地近海捕捞量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2021年深圳近海捕捞量为2.6万吨,其中深汕特别合作区占94.6%。
深圳注册的远洋渔业企业有11家,在海外共设立了13个远洋渔业基地及工作办事处,注册了9家境外公司,拥有143艘远洋渔船,其中生产作业的126艘,占广东省57.5%。渔船作业范围包括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公海以及太平洋岛国、东南亚、西亚、非洲等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初步形成了以金枪鱼延绳钓为主、围拖网作业为辅的生产体系,2021年金枪鱼捕捞量1.09万吨,占全省的78.2%,以高价值的冰鲜金枪鱼为主,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规划》具体指标透露:预计到2025年,深圳渔业经济总产值将达98亿元、远洋捕捞量6万吨,远洋回运率达到60%以上,回运量不少于3.5万吨/年。供深水产品量不少于1万吨/年等。建成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深圳)、密克罗尼西亚海外远洋渔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示范工程和区域性、市级现代渔业重大项目,并将打造一批海洋文化、渔文化品牌,高水平举办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
大湾区国际渔业交易体验中心效果图,以官方确定为准
金枪鱼在《规划》中备受关注,共提及22次,主要内容包括:
建设以金枪鱼为代表的高端水产品存储、交易、拍卖、展示、消费、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打造全国大型渔业企业总部基地,引导国家高端优质水产品向粤港澳大湾区转移,逐步形成区域价格指数,提升远洋渔业产业链价值。
贴合国内饮食习惯,“线上宣传+线下品鉴”相结合,开拓金枪鱼等深远海水产品消费市场,在国内市场打响“渔悦深圳”品牌。
推动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高端水产专业市场。
打造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以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依托,以大铲湾三期填海区为空间载体,打造集中高端水产品存储、交易、拍卖、展示、消费、观光于一体的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借鉴日本丰洲(筑地)水产市场经验,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探索以金枪鱼为代表的高端海产品拍卖交易模式,逐步形成金枪鱼区域价格指数。
依托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丰富的金枪鱼资源与独特区位优势,支持深圳企业在托波纳佩岛和科斯雷岛建设远洋渔业基地。
深圳海洋博物馆(非渔业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规划》提出:因地制宜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提高用地用海效益,优先保障渔业重大设施、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发展空间,引导渔业产业集聚融合,形成“六个产业集聚区、两个融合发展区、一个休闲体验区和一个研发试验区”的渔业产业空间格局。
深圳将打造形成六个产业集聚区,包括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大铲湾港区)、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深汕港区)、盐田现代渔业综合发展区、沙鱼涌现代渔业综合发展区、海吉星水产加工配送区和深汕现代化养殖示范区。以渔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为依托,引领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
两个融合发展区,包括海洋新城渔业融合发展区和坝光渔业融合发展区。
一个休闲体验区,即大鹏湾海洋牧场休闲体验区,结合海洋牧场建设,布局各类新型渔业设施,开展资源修复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渔业休闲观光综合试点。一个研发试验区,即龙岐湾渔业研发试验区,依托大鹏海洋产业园、渔业科研示范基地等,整合科研机构、平台等创新要素,打造综合型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和产业化平台。
来源:UCN国际海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