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步入后疫情时代,我们还要囤粮囤菜囤罐头吗?
“二十条防疫优化措施”颁布不到一个月,“新十条”横空出世。对前期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后,随着新冠病菌的变异,多个地方政府提出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或许意味着,防疫的方向从集体防控,变成了个体防控,这个方向的转变,把疫情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以此来保证个人的出行、社会经济的活力。
随着“新十条”的发布,我们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相当于官宣新冠疫情即将成为历史,这折磨我们普通老百姓三年的疫情在政策层面即将结束,今后几乎不再会有封城、封小区等现象。大家也不必因为被要求足不出户而大量囤积各种生活必需品。但是疫情却仍然存在,且将和我们长期共存,我们的路还很长。
罐头食品作为一种食用方便,易储存,有营养的食品,在疫情期间为解决很多家庭的饮食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国内外均有因消费者疯狂抢购罐头食品作为食物储备而被媒体推上热搜的新闻,那么,随着政策的调整,是否在今后就不用囤积罐头食品了?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答案。
家中常备罐头食品,可将灾害带来的负面降至最低。
早在2014年,北京市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市民推出一份详尽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中,就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居民家庭都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其中罐头作为重要的食品之一被建议储存。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分为基础版和扩充版两个。在《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扩充版)中,列出了全面、具针对性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共6大类,18小类,60种物品。建议居民家庭根据房屋类型、居住环境、地域特点、家庭成员构成,以及北京地区可能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自身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储备。罐头作为应对所有灾种的食品物资,被建议贮存。
罐头食品营养安全,便于储存且保质期长。
罐头食品在工业生产中,杀菌工艺主要根据具体生产的品种特性、容量多少等确定杀菌的实际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罐头食品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使产品具有一定时间的保质期,同时又尽可能降低某些营养素(如热敏性维生素C)的损耗。对于蛋白质类(尤其是胶原蛋白,如蹄筋之类)和某些允许带骨品种(如排骨、鱼类)使用高温高压杀菌,使肉质、骨质变得酥软,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和骨钙的消化吸收,可以说杀菌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且原有的矿物质也不会因杀菌而受损,从而让罐头食品营养丰富且安全有保障。另外罐头食品之所以能在常温条件下长期贮存而不变质,主要依赖罐藏工艺的密封和杀菌。一方面装入食品后的容器,经过抽真空或排气后密封,再经过热力杀菌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另一方面密封的容器阻隔了外界微生物的再次入侵,从而保证了罐头食品可以较长时间不变质。
罐头美味可口,满足口腹之欲。
近期黄桃罐头被冲上热搜,很多网友纷纷支持“黄桃罐头能有效对抗新冠病毒”的玄学知识,表示能够提高患病期间的幸福感,甚至扬言花钱买药不如买黄桃罐头吃!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黄桃罐头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大家都喜欢吃罢了。而同样美味的还有橘子、山楂、草莓、菠萝等等水果罐头可供消费者选择。当前大棚技术和其他贮藏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在任何时间都能吃到“反季节”的新鲜水果,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其水果“没味道”,这是由于生长环境条件影响了植物内部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积累。对罐头而言,所用原料都来自正常的自然生长季节,加工而成的罐头口味、营养和品质更好。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资源丰富,在罐头加工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支持我国的罐头产业,罐头种类极其丰富,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消费需求。同时,罐头产业也在供应部队军需、出口创汇、增加就业岗位、乡村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适当在家储存一些罐头食品,绝对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尤其在疫情初期,国内外疯抢罐头产品,甚至今年1-10月份,我国罐头出口同比增长13.47%,出口额更是暴增30.66%,显示出了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罐头的青睐。不过也不用担心买不到罐头,毕竟当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罐头生产国和出口国,最后建议大家理性消费,安心享受美味的罐头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