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国院士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发文: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编者按
国民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优先地位,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作用。当前,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生活方式、饮食营养、个性化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等方面的变化,对营养健康食品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也要求国内产业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循环,主动开展价值链、需求链的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6期发表《“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一文。文章梳理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新格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依据国家整体布局和规划,分别从立足“内循环”构建基于我国国民健康基础信息的食品产业技术体系、以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内外双循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产业影响力等角度提出了突破路径。文章建议:注重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创新资源投入,加快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政策扶植引导,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完善“产学研”协同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完善行业监管体制,营造健康市场环境;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教育宣传,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一、前言
我国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民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优先地位,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作用。当前,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生活方式、饮食营养、个性化营养健康食品消费、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对营养健康食品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化加剧,要求国内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循环,主动开展价值链、需求链的转型升级。
也要注意到,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大而不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核心技术不强、人才资源匮乏、国际化程度不高、高端产品与原料供给不足、专业化竞争战略缺失等情况依然存在,我国的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鉴于此,本文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策略展开研究,明确产业内涵,梳理发展态势,凝练存在问题,提出突破路径,以期为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等提供参考。
二、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内涵与发展态势
(一)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内涵
关于食品营养健康产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层面,食品营养健康产业的定义为:以食品主导的,以满足人类营养均衡和健康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体系。该体系依托营养科学,以维持或恢复健康为目标,既包括加工制造、技术开发、营养资源开发利用,也包括技术输出、咨询认证、教育培训等相关服务。在狭义层面,食品营养健康产业主要包括为健康、亚健康人群或部分患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营养补充剂行业、保健功能食品行业、强化食品行业和富营养食品行业。其中,富营养食品行业中还包含利用生物技术及农艺强化技术进行营养强化的种养业及其产品的食品化加工等内容。
(二)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
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以传统滋补品为代表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保健品为代表的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1世纪初),由负面事件引起的信任危机阶段(2001—2003年),由加强监管、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后的复兴发展阶段(2003—2016年)以及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后,进入到的提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国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态势。
1. 政策利好促进了产业发展,但管理体系仍需优化
近年来,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诸多文件,积极推动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及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支持发展养生保健食品,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另外,《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办法的出台,都为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规范、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另外,也应看到,在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中,还缺少明确的指南性资料,相关标准多侧重食品安全,功能性食品等一些产品的标准也有缺失;在监管层面仍存在多头管理、监管滞后、注册周期较长等问题。
2.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尚不均衡
2021年,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为6187.1亿元,同比增长约5.5%,产业融合和产业链横纵延伸拓展的速度正在加快。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巨大,以功能性食品为例,2019年以来的市场规模超过3500亿元,但功能因子的开发利用还需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的保健品市场规模超过2700亿元人民币,传统保健品行业规模占比约为33%且逐年增加。近年来植物基饮品和全谷物食品的发展也较为迅速。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小企业数量众多,不利于行业的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另外,当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和老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较高,这类群体营养状况仍需进一步关注。而专用于特定人群的营养健康食品种类较匮乏,也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
3.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消费需求更加细化
当前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种类繁多,营养健康食品休闲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普通食品功能化、营养化、高端化的趋势逐渐显现。膳食补充和功能性食品中的蛋白质类、功能性脂质、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类、天然产物、营养强化剂、益生菌及酵素等种类的占比较高。截至2020年2月,获得我国国产保健食品滋补品批文的共有15 752件,主要集中在调节免疫、辅助降血糖、抗疲劳和补充维生素等方面;产品形态也从粉剂、胶囊类向液体饮料、棒类、糖果等更多形态过渡(如功能性软糖、功能饮料等)。随着糖尿病、“三高”人群的逐渐增多以及癌症、心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发病率的上升,食品与健康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健康新平衡、减糖、零脂零糖等概念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新趋势。营养与健康食品的开发更加注重细分人群及细分需求,如体重管理和运动营养类的保健品占比约为6%,其中运动营养类保健品成长速度较快,从2017年0.1%增长到2019年1%;另外,结合产品策略,对慢性病的精准干预、术后患者营养的精准对接、提升患者生命品质成为食品精准营养发展的重要方向。
4. 科技创新水平快速提升,但对产业支撑力度仍显不足
多组学理论及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品质、高营养、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发和制造,都是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科技创新的展现。随着食品精准营养与个性化调控逐渐融入产品开发,未来食品也将更安全、更营养、更方便、更美味、更可持续。然而,我国在食品营养与健康核心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深度依然不够,特别是在用现代生物学、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理论阐述、界定及干预亚健康状态,从分子营养学水平上研究功能食品作用机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亟需加强,中小型企业的科研投入在总销售收入的占比仅为1.5%,研发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技术、原料、产品创新及专利申请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目前,食品营养与健康行业的人才缺口超过40万人,尤其是缺少具有高水平实践技能的保健品研发、生产及经营人才。另外,国内大多数食品与健康企业通常既无产品专业化竞争战略,也无全产品线竞争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